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作者: 張生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20-9
頁數: 380
定價: 128
ISBN: 9787305238079
內容簡介
作者從自身對史學研究范式理解的角度,將自己多年的文章按照發現歷史的路徑進行分類整理,以“在中國發現歷史”“在世界發現中國歷史”“在中國發現世界歷史”三大板塊,揭示出中國史與世界史的內在關聯,點明史學整體研究的范式與路徑,從而連綴成這本論文集。作者希望通過這本論文集中諸篇文章的論說表明自己對史學特征與使命的認識和態度,探討史學的意義之所在。本書是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對于學界討論和學術研究均有助推作用。
作者簡介
張生,1969年6月生,安徽天長市人。1994年獲得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曾在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奧地利、英國、瑞士、巴西等國和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訪學。現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南京大學新中國史研究院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歷史研究》編委,《史地》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南京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抗日戰爭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
目錄
在中國發現歷史
實體民主與程序民主
——中共抗日根據地民主實踐透視
論全面抗戰時期中共對華東日、偽關系的離間和利用
論南京國民政府初期的鹽稅改革
南京國民政府初期關稅改革述評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印花稅述評(1927—1937)
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財政預算述論(1927—1933)
蔣介石對汪精衛投敵遲未公開定性與表態之原因探析
“原典”的創建、敘事和流變
——從《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殺》開始的知識考古
在世界發現中國歷史
“東亞地中海”視野中的釣魚島問題的產生
論汪偽對國民黨政治符號的爭奪
空間的產生與生產——從南京大屠殺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死神面前的“不平等”——南京大屠殺期間國際安全區中國難民內部分層
日內瓦藏李頓調查團檔案文獻的結構和價值
第三方壓力下的殖民——日本在南京建立殖民統治面臨的外國因素
在中國發現世界歷史
發動革命:國民革命的起源(1920—1925)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