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者:焦培民
副標題:構建中華文明史觀的哲學思考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12
內容簡介
《歷史理論與學術規范》適用對象為歷史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是“學術論文寫作”課的試用教材。本書是作者根據其本科生、研究生論文指導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經驗編寫的,同時也參考了一些有關史學理論和論文寫作的著作。教材編寫突出了實用特色:力求圍繞論文寫作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展開,盡量搜集更多的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并設計了一些練習作業,附錄了一些不同類型的范文作參考。
作者簡介
焦培民,河南沈丘人,鄭州大學歷史學博士畢業,現任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人口史、中國災害史、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
目錄
第一講 了解不同時代的歷史觀
一 中國古代歷史觀
二 中國近現代歷史觀
三 中國當代歷史觀
第二講 構建新哲學、新史觀
一 系統實踐哲學構建的時代背景
二 系統實踐哲學的基本觀點和規律
三 系統實踐哲學的學術繼承和發展
第三講 中華文明的歷史體系與發展趨勢
一 中華文明的歷史體系
二 中華文明的發展趨勢
第四講 歷史研究的特點與方法
一 中國古今史學特點
二 史學論文的定義和分類
三 史學研究的宏觀方法
四 史學研究的普通邏輯方法
五 史學工作者的修養與治學經驗
第五講 史學論文選題
一 選題途徑
二 選題原則
三 選題評價標準
四 開題報告的審查要求
五 開題報告范例:“魏晉南北朝武散官研究”課題申請報告
第六講 史料搜集與整理
一 史料分類
二 史料搜集的工具——目錄
三 史料的檢索方法
四 史料的積累、整理與保存
第七講 史料校勘與辨偽
一 文獻錯誤的類型及原因
二 校勘方法及用語
三 文獻辨偽的意義和方法
四 偽書的利用
五 校勘舉例:《史記》《漢書》紀時錯誤分類及校補
第八講 史實考證與史觀論證
一 史實考證和史觀論證
二 考證論證注意事項
三 考證論證常犯錯誤
四 考證不當舉例一:比丘尼尋夫涉嫌虛構
五 考證不當舉例二:僧尼暴力多有誤解
六 考證舉例一:久不雨還是久水雨?
七 考證舉例二:景祐是皇祐之誤嗎?
八 考證舉例三:《舟過安仁》的安仁何在?
九 考證舉例四:清軍收復平洋沙究竟在何年?
十 影視作品史實錯誤考證舉例
第九講 史學論文正文的順序、層次與段落
一 論文正文的順序
二 論文正文的層次
三 論文段落的定義、分類與結構
第十講 史學論文的前言與結語
一 前言的內容
二 前人成果批判性分析的寫法
三 結語
四 結語范例一:《北魏“神部”問題研究》結語
五 結語范例二:《張家山漢簡所示漢初西北隅邊境解析》余論
第十一講 論文的語言、標點、注釋與版面
一 論文良好文風的要求
二 論文語言方面的常見問題
三 繁簡字、數字及縮略語
四 標點符號
五 引用注釋
六 頁面排版
第十二講 學位論文附件規范
一 標題、摘要、關鍵詞及目錄規范
二 目錄范例
三 圖表附錄規范
四 參考文獻
五 后記、作者簡介
第十三講 學位論文寫作與答辯
一 學位論文的寫作與修改
二 論文的答辯程序與要求
三 論文答辯后的修改與提交
附錄一 歷史學位論文主體內容評審參照表
附錄二 歷史學位論文附件格式評審參照表
附錄三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