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百廿浙圖 典蘊華章 浙江圖書館舉辦紀念建館120周年特色文獻展”開展。
關鍵詞:
作者簡介:
本報杭州訊 俞越 11月7日,為慶祝浙江圖書館一百二十周年誕辰,“百廿浙圖 典蘊華章 浙江圖書館舉辦紀念建館120周年特色文獻展”在浙江圖書館黃龍總館開展。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杲,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許澎,浙江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臧軍,浙江省人大研究室副主任盧群星,浙江省人民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周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專職副館長姜玉峰、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朱海閔等領導嘉賓參與開幕儀式。
許澎在開幕式上表示,浙江圖書館一百二十年以來所作貢獻及幾代圖書館人的艱辛付出值得贊揚與肯定,并對浙江圖書館今后的發展提出了要求和殷切期望,為浙江圖書館的發展指明了具體方向。
浙江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褚樹青回顧了浙江圖書館一個多世紀風雨兼程、曲折前行的發展歷程,及為弘揚中華文化、提高民族素質、推動社會進步作出的不懈努力。他表示,新時代賦予浙江圖書館新的歷史使命,在新起點上,新一代的浙圖人將堅定不移永葆“干”的作風,“創”的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努力在之江再次騰飛,努力續寫更多新的華章。
本次展覽由11個部分組成,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展出文獻類型全面。以往的文獻展覽大多以古籍善本為主,本次展覽除古籍善本以外,還有近現代書刊、當代書刊、名人手札、地方文獻、拓片印譜、書法繪畫、古舊地圖、雕版、盲文圖書、數字資源等類型,如拓片、書畫、地圖等類文獻都沒有展示過;即使古籍善本中,也有不少是初次展示,如域外漢籍。
二是突出反映歷史上社會力量對圖書館發展的哺育。圖書館文獻積累,除采購外,社會機構和個人的捐贈是主要途徑之一。上世紀30、50年代有過兩次捐贈高潮,捐贈內容包括古籍、雕版、字畫、拓片,甚至包括書樓——南潯劉氏嘉業藏書樓及其藏書、雕版捐贈;90年代,王旭烽、汪浙成、葉文玲等知名作家捐贈手稿,香港出版家石景宜捐贈港臺版圖書,又掀起一股熱潮;乃至近年,又有浙江省原省長沈祖倫捐贈個人所藏當代名人書畫、軍旅藝術家殷翔云捐贈自創版畫作品、知名浙籍企業家金亮捐贈善本古籍等,不斷充實浙江圖書館的館藏。
三是浙江圖書館積極開發利用文獻資源服務社會。如通過制作縮微膠卷、數字化加工、整理出版、引進或自建歷史文獻資源數據庫等方式,在保護文獻的前提下,滿足廣大讀者的查閱需求,較好地解決珍貴文獻的藏用矛盾;另外,針對特殊讀者群體,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成立浙江省視障信息無障礙服務中心,提供盲文書刊、有聲讀物及盲用設備借閱等服務。
本次文獻展覽,除展示浙江圖書館文獻收藏規模和特色以外,也揭示了浙江圖書館在啟迪民智、促進社會教育方面的貢獻。近年來,浙江圖書館不斷完善館藏發展政策,完善館藏文獻體系,突出重點,強化服務,未來全省公共圖書館將實現業務管理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更高質量發展,努力將圖書館打造成文化浙江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