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近日,曾3次帶新兵的一名干部,跟新訓干部骨干分享自己的帶兵體會時說:“人每只手有5個指頭,你對新兵常使用哪個指頭,影響你的帶兵質量。多豎拇指,是帶好新兵的小竅門。”
在“手指語言”中,拇指與食指的位置相鄰,但隱含的意思相反——豎拇指意為肯定、贊許、欣賞,伸食指意為否定、指責、怪罪。一豎一伸,看似普通,但影響新兵心理溫度,也反映新訓干部骨干對待新兵的不同態度。
希望得到認可、鼓勵和贊賞,是人的天性。莎士比亞說:“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對新兵而言,初到軍營難免會“慢半拍”“跟不上”,甚至“掉鏈子”。這時候,新訓干部骨干多用欣賞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對新兵的點滴進步常豎大拇指,就能喚起新兵的自信,鼓舞新兵的斗志。
相反,如果對新兵訓練成績進步慢指點少而指責多,對出現的挫折缺點總是看不順眼,動不動就點名批評,則可能會讓新兵產生自卑心理。一項調查顯示,在影響官兵扎根軍營的因素中,“不被認可”是一個重要原因。
陶行知先生曾呼吁:“我們要有欣賞性的改造。”所謂“欣賞性的改造”,就是善于發現每名官兵身上的閃光點和特長,相信每個人都是可塑之才。一名全軍優秀基層干部的帶兵秘笈是:多露笑臉,少皺眉頭;多說咱們,少說你們;多走過去,少叫過來;多指點,少指責。優秀帶兵干部骨干用他們的實踐告訴我們,新訓干部骨干眼里有光,新兵心里就會有勁。
“當你把食指伸向別人的時候,其余四個指頭正指向你自己。”沒有帶不好的兵,只有不會帶兵的人。多想想自己當年初到軍營的渴望,多想想自己作為新兵軍旅第一領路人的職責,把新兵每次哪怕1%的進步當作最美麗的風景,如此方能在豎拇指中激勵新兵成長成才。
當然,強調豎拇指并不是杜絕批評。樹木成長既需要澆水施肥,也需要修枝剪葉。會批評也是大學問。善于運用規勸、批評、懲戒等方式對長歪的“枝蔓”及時修剪,讓新兵在“兵之初”就明是非、守規矩,對新兵的成長進步也是必要的、必需的。
(作者單位:武警恩施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