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1965年5月,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寫下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關鍵詞:嫦娥五號;“探月精神”;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簡介: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1965年5月,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寫下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毛澤東在寫這首詞的時候,美國正在執行一項代號為“阿波羅”的登月計劃。1969年7月,美國3名宇航員駕駛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跨過38萬公里的征程,首次踏上了月球表面。
在老一代革命家的親自指揮和親切關懷下,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繼蘇、美、日、法之后第五個獨立自主研制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我國從此步入了太空時代。1975年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1988年成為第三個獨立研制發射極軌氣象衛星的國家,2003年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從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來看,載人航天事業,中國人可以搞,并且可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早日實現九天攬月的夢想。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九天攬月的夢想變成現實。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電,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并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圓滿成功,充分彰顯了新型舉國體制攻堅克難的制度優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兩彈一星”事業的巨大成功,依靠于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是社會主義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生動體現。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這一體制的優勢和力量,充分調動政府、市場和參與各方的積極性,激發整個社會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活力。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圓滿成功,充分彰顯了探月精神追夢逐夢的精神價值。1999年9月中央為表彰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將“兩彈一星”精神概括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圓滿成功之時,習近平總書記將中國航天人的“探月精神”精煉概括為“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兩彈一星”精神和“探月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他們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生動體現,是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深入宣傳貫徹偉大的“探月精神”,使之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道路上奮勇開拓的巨大精神力量。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圓滿成功,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1978年,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訪華。中國贈送給美國一對大熊貓,而美國贈送的則是1克月壤。針對這1克珍稀的月壤,中國科學家們只舍得拿出了0.5克用來進行研究,剩下的0.5克則珍藏在北京天文館中。探月取壤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象征,此次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約1731克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標志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我們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使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后,世界第三個成功實施航天器從月球軌道重返地面的國家。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圓滿成功,充分彰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的大勢所向。1961年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搭乘東方1號飛船進入太空大大地刺激了美國,加深了美國對在太空競賽中落后的恐懼。為了保證在與蘇聯的競賽中不至于落后太多,美國阿波羅計劃從1961年到1972年共組織實施了6次載人登月飛行任務,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激烈的太空競賽和龐大的經費支出拖累了兩個大國。中國的探月工程以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為目的,必將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科技進步、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作出更大的開拓性貢獻。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不僅慰藉了老一代領導人和革命家的殷切期望,而且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實踐表明,我們秉持逐夢星空的偉大“探月精神”,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攻堅克難的制度優勢,就一定能夠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全面塑造創新發展優勢,從而在激蕩奮斗豪情、注入澎湃動力中,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