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2020年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和科研數據的更新獲取,是中國和尼泊爾兩國為人類科學研究提供的重大科技成果。
關鍵詞:珠峰;中國科技;一帶一路;世界新巔峰
作者簡介:
一峰聳引,萬山仰望。時隔45年,珠峰8848.86米新高度讓五星紅旗再次閃耀在世界屋脊之巔。
庚子夏初,一群頑強、樂觀、奉獻的勇士,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拼搏到底的勇氣、堅定無比的信心,以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戰高寒、克缺氧、斗風雪,與時間賽跑,與壓力抗爭,不止攀登,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拼搏,三次突擊,成功登頂珠峰“量身高”,標志著2020珠峰高程測量取得關鍵性勝利。經過幾個月復雜計算,人類“有史以來最為精確的珠峰高度數值”就此問世。這是繼2005年后中國對珠峰的第7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工作,創造了全球重力測量海拔高度新紀錄,給出“世界高度”新答案。
珠穆朗瑪峰是地質史上創新世中期結束海浸后,喜馬拉雅山抬升運動以及青藏高原造陸運動打造的世界最年輕山脈最高峰,至今仍不斷長高,引起世界科考工作者、探險家和登山家們的高度關注和無比向往。
早在1714年,清康熙年間,則有詳細文字記載珠穆朗瑪峰最早發現者和測量者,初步測量了珠峰的位置和高度,這是人類第一次測繪珠峰。1853年,英屬印度測量局多次遙測珠峰,公布8840米的高程數據。1953年5月29日,新西蘭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作為英國登山隊隊員與尼泊爾向導丹增·諾爾蓋一起沿東南山脊路線登上珠穆朗瑪峰,成為登頂成功的世界第一人。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1975年,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于珠峰之巔,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中國登頂復測珠峰,獲得了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
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測量珠峰,以及對珠峰高程的多次測量,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并成為人類了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志。珠峰測量,是測繪技術的一次大規模集成,今年五月登山測量隊員精確測定珠峰高程,綜合運用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測量隊員將首先啟動冰雪探測雷達開始觀測,待雷達測量結束后豎立測量覘標,在覘標頂部安裝GNSS天線進行靜態觀測,同時從地面6個交會點對峰頂覘標進行觀測,測量水平角、垂直角和距離,初步計算珠峰高程,后期結合重力、天文等數據對珠峰高程數據進行修正,通過復雜的計算消除誤差,得到精確的珠峰高程。
2020年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和科研數據的更新獲取,是中國和尼泊爾兩國為人類科學研究提供的重大科技成果,是人類對自然世界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的體現,有利于結束國際上珠峰高程不統一的混亂局面,有利于推進世界地球科學研究的前沿發展,必然對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國際領域研究產生影響深遠。
對珠峰高度的重新定義,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精確的珠峰高度數值問世,這是中尼兩國合作團隊克服種種困難,扎實開展工作,最終確定基于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創造了全球多次重力測量珠峰海拔新高度,為人類探索自然極限的偉大創舉留下了新紀錄。
中尼兩國將這一世界最高峰確立為彼此之間的界峰和“中尼友誼峰”,是兩國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充分體現了中尼建交65周年來關系持續發展的高水平,兩國政治互信日益增強,兩國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向前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正從愿景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