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報綜合外媒報道 近日,墨爾本大學墨爾本應用經濟暨社會研究所(Melbourne Institute:Applied Economic & Social Research)發布了一項名為《打破障礙》(Breaking Down Barriers)的研究報告,借助超過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對澳大利亞的貧困問題和應對情況進行了評估分析,并強調了教育和技能培訓在脫貧中的關鍵作用。
該報告將貧困群體定義為家庭收入低于澳大利亞全國收入中位數60%的人群。據統計,2006年,有85%的澳大利亞人不屬于貧困群體;到2011年,這些人中有12.3%陷入貧困,約1/3失業。研究者稱,失業顯然是陷入貧困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一個人失業時間越長,其再就業面臨的挑戰就越大。分析顯示,失業可能對一個人擺脫貧困的能力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很多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失業,他們的再就業情況讓人擔憂。
報告顯示,較高的受教育水平與沖破貧困圈之間呈現高度相關性。2006年,就業年齡段人口中有9.5%為貧困人口,到2011年他們當中有62.3%脫貧。這些脫貧人口中有20.6%接受了更高水平的教育,其中40.4%獲得了工作。長期來看,教育和技能培訓是保障就業的重要措施,應當作為后疫情時代推動經濟復蘇的一大政策焦點。
(王曉真/編譯)